《兒子》試讀心得

2011072208:21

中文書封.jpg  

 

最近台灣出版界在流行『殤慟文學』嗎?為什麼我會在一星期的時間內,試讀了兩本有關失去親人前後心路歷程的書呢?還是…….可以拿出榮格的神秘性理論套在裡面嗎?(苦笑)

 


米歇爾.侯斯坦 ( Michel Rostain ) 處理喪親之痛的方式又不太一樣,在《兒子》( Le Fils )一書中 ,他選擇了一種很獨特的寫作方式:由死去兒子里翁的角度,仔仔細細去描刻仍在世上、飽嚐喪子之痛的父親米歇爾的外在行為。


這樣的書寫方式,避開了許多內心更真實的話語,讀者只能依著兒子引導我們看的事情,然後去揣想,父親為何這樣做?父親這樣做是要轉移自己的痛苦?或是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還是想要找到更多自責?----甚或相反地,逃避掉自己身為父親應該有的自責?

 


其實,歷經親人死亡的類型其實有很多種,對父母、對仍然相愛的愛人、對已經不相愛的愛人、對年幼的子女、對成年子女,還有因著原生家庭從小給予種種價值觀不同。當人面對至親死亡時,傷痛歷程或多或少會有不同。然後,有沒有人和你同等哀傷,如果有,或許你們可以談談,或許會好過一些,因為你們仍有重要他人的支持。


當然,我這樣的說法,就像《兒子》一書中,父親米歇爾在兒子剛去世沒多久時,拼命猜測:兒子是失去生存意志而死的嗎?還是因為腦膜炎這種疾病真的太棘手?

 


我常覺得,因為社會對於性別角色要求不同,致使同樣身為人,卻要去考慮或不由自主反應出:因為我是男性、又因為我還要保護同樣歷經喪子之痛的妻子,所以我的哀傷不能流露太多,至少要選對時間、空間和方式,我必須是相對比較堅強的那個人、我不許崩潰……等等等等。


表現在寫作上亦然。

想什麼、想做什麼、想從兒子里翁生前留下的蛛絲馬跡去推論什麼,都是這個父親米歇爾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他不敢把自己當作第一人生來書寫,這也許也是一種文學技巧的展現,但在我看來,還是充滿著父權,滿足社會對一個痛失愛子的父親的期待眼光------這所有,讀者在《兒子》一書中讀到的某些軟弱、不理性、幼稚、不講理……這都是兒子從他自己角度看到然後加以猜想的,也許兒子都猜錯了也說不一定,父親其實還是堅強、理性的化身。

 


不知道耶,讀《兒子》這本書其實讓我聯想起許多社會對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及要求,強要一個男性不許太過傷痛以符合社會期待,這真是最不公平、也最不人性的要求了。

 

 

中文書封2.jpg  

 

兒子    Le Fils

• 作者:米歇爾.侯斯坦   Michel Rostain
• 譯者:胡瑛
• 出版社:三采文化
• 出版日期:2011年08月
• ISBN:978986229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