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來的孩子》試讀心得

2011102622:21

image.jpg  

 

書名為《留下來的孩子》,首先就瀰漫著一股哀傷的氣氛,因為有孩子『被留下』那就代表相對地有另外的孩子『被帶走』或『先離開』,不管是否出於自願,都是分離,都會有傷感和眼淚。

 

 


就讀小學六年級的女孩凱特林,因為先天罹患了亞斯伯格症,導致她與一般同年齡的孩子思考模式不太一樣,好比書中有一段班級級任導師要求大家分組寫報告時,凱特林拒絕和其他人同組,只想一個人自成一組時,師生之間一段緊張的對話:

 

強生老師吸了一大口氣,再吐出來。我希望你可以加入一個小組,當其中的一份子。
我瞪著她的手。
你懂我的意思嗎?
懂。我懂她的意思,可是我也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麼。
那你可以去參加她們那組嗎?
她不懂。我搖了搖頭。不要。
為什麼不要?
我嘆了一口氣,試著瞭解了一下,讓她弄懂。我知道你想要的是什麼,可是那不是我想要的。

 


『我知道你想要的是什麼,可是那不是我想要的。』

 

這就是典型亞斯伯格症孩子所表現出來的,他們不習慣看著別人的眼睛說話,他們不想和他們不想說話的對象說話,他們有自成一套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和尋常小孩能自然而然地學習人際互動不同。


他們需要透過更細心以及更有耐心的瞭解和傾聽,你才能懂他的小宇宙到底有哪些物體在運轉。

 

 

 

讓凱特林處境更困難的是,大她三歲的哥哥戴文,那個從她一出生就一直呵護著她、耐心教導她如何面對這個世界的親哥哥戴文,意外被槍擊身亡。

 

從這一天起------讓凱特林的生活破碎的這一天起,她必須面對因喪子而心碎的單親父親,她也必須在沒有哥哥戴文的指導下,面對這個她覺得莫名其妙的世界,遵守她認為不合理的種種規定。

 

凱特林試著耐心學習學校裡心理輔導老師布魯克老師教導她的種種,例如同理心、和別人交朋友、說話的時候要看著對方的眼睛、用情感去感受每一件事物………甚至學習著去原諒和將悲傷closure。

 

 

 

凱瑟琳.厄斯金 ( Kathryn Erskine ) 的《留下來的孩子》( Mockingbird ),雖然有一個令人心碎不忍的故事開頭,卻也讓讀者更瞭解亞斯伯格症孩子的世界:他們很真,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他們也很坦白,喜歡就要,不喜歡就說不要。

 

 

我不禁思考,所謂的『良好的人際互動』是真的良好嗎?在我們做出『良好的人際互動』的同時,是不是也逐漸喪失了一點點純真、一點點自我,然後,慢慢慢慢,我們長成被社會認可的『合群』的人,但是最終,我們是------至少某些時候是------虛情假意的、不誠心的、沒有忠於自我的?

 

到底我們應該成為怎樣的人呢?忠於自己而成為某種人,抑或是迎合社會的好感度而成為另一種人呢?


真抱歉,答案我仍在思考中。

 

 

image11.jpg


 


留下來的孩子    Mockingbird

• 作者:凱瑟琳.厄斯金    Kathryn Erskine
• 譯者:鄒嘉容
• 出版社:小天下
•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28日
• ISBN:9789862168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