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aRay讀《我如何清空父母的家》----莉迪亞.阜蘭 一本坦白的療癒系小書

2013080213:31

imagephp 

 

 

 

做子女的都應該要為父母立傳嗎?即使雙親已經過世,我們卻還是得繼續為了父母,透過父母,根據父母的意思或反抗父母到底地生活下去嗎?莫非這是個永遠還不清的債?








我喜歡這本莉迪亞.阜蘭(Lydia Flem)的 《我如何清空父母的家 ( Comment j’ai vide la maison de mes parents )》,它對此刻的我而言,有某個程度的療癒效果。








首先是作者是位猶太裔的法語作家及心理分析師,而且她最擅長的是佛洛伊德派的心理分析。在《我如何清空父母親的家》一書的最開頭,她引用了兩句佛洛伊德關於喪母及喪父的理論:




『一個母親的死亡,應該是件非常特殊、沒有甚麼可與之相比擬的事,而且必然會在我們的心中激起一些難以察覺的情緒。』




『我了解到在自我分析中,有一部分乃來自我對父親過世的反應;喪父,可謂一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件,最令人心碎的損失。』








作者莉迪亞.阜蘭在短短兩年內,歷經父親與母親相繼死亡,因為是獨生女的緣故,不得不獨自一人著手開始清理父母親原本的住家和遺留下的物品。




當我們剛剛失去第二位至親,幾乎就得同時穿越一種最痛苦的經驗、一種混合著各種矛盾情感、一種極其沉重的任務:清空父母親的家。於是,就在此同一時空中,所有的情緒都爭先恐後地一下子湧上我們的心頭:密集的宣洩期、焦慮與精神壓力、惱怒與幸福、痛苦與狂喜。




作者莉迪亞.阜蘭因為擁有心理分析師的背景,在《我如何清空父母親的家》一書中關於情緒與感覺的用詞之精準和坦白,相當令我驚訝且羨慕。




她承認了父母皆亡之後的情緒不只有悲痛,還可能有擺脫了某些包袱,或是自某種情境中解脫了的輕鬆感------或許社會倫理,特別是屬於中國人故有的孝道傳統告訴我們,經歷了父母皆亡的哀慟,怎麼可能產生類似幸福或狂喜的情緒呢?




但,不可否認,也許並非全然,但這是事實之一,不需矯情虛偽地否認。








我的任務如此艱難,屋裡的東西實在太多,而傷口仍然太新。




清理父母親遺留下的物品時,該放多少心思、多少認真、多少專注在這個期間之內呢?




作者也坦言,每樣物品仔細看與用心回想,經常會將自己陷於某種哀愁的情緒當中,久久無法散去。但倘若輕輕一筆將所有物品皆輕易掃去,則會有一種自己對不起父母、對不起祖先傳統的愧疚感。








莉迪亞.阜蘭的《我如何清空父母親的家》一書,深入人心地剖析了身為子女角色時如何與父母發生衝突,而來不及化解的衝突會在父母皆離世之後產生怎樣微妙的化學變化,是憂鬱?是悲苦?還是心灰意冷?




當然隨著與原生家庭間種種複雜的糾葛,每個人都被允許擁有不同的反應。為人子女的心情在《我如何清空父母親的家》一書中,被清晰地跨地域性、跨文化性地呈現,這是本相當值得一讀的小書。

 

 

 

 

 

 



欲  

 

 

 

 

 

 



我如何清空父母的家
Comment j’ai vide la maison de mes parents


•    作者:莉迪亞.阜蘭    Lydia Flem
•    譯者:金文
•    出版社:貓頭鷹
•    出版日期:2012年08月11日
•    ISBN:9789862620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