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aRay讀 咪咪.貝爾德 & 意芙.克萊斯頓 的《他想要月亮:躁鬱的醫學天才,及女兒了解他的歷程》He Wanted the Moon: The Madness and Medical

2020020816:24

 

Image 24.jpg

 

我竭盡所能地向四面八方尋求援助,但找不到任何援手。
 
我向上帝祈禱,祈求未來我還會記得這件事:一個人一旦從正常世界進入精神病院,他和親友之間就築起一道比石牆還厚實的牆垣,那是偏見與迷信的厚牆。也許,我可以期待將來精神病院變成精神病患者的庇護所,是可以期待透過明理、溫和的照料,而逐漸復原的地方。

 

 


我不大能想像一般身心健康的正常讀者讀完這本咪咪.貝爾德(Mimi Baird) & 意芙.克萊斯頓(Eve Claxton)的《他想要月亮:躁鬱的醫學天才,及女兒了解他的歷程(He Wanted the Moon: The Madness and Medical Genius of Dr. Perry Baird, and His Daughter’s Quest to Know Him)》,是如何感想的。


書前序的許多推薦文來自精神醫學界的人士,讀完會發現一整個就是概念copy,我不是說他們真的抄襲了某人或某篇文章,但文章的原始概念幾乎相同,那是因為他們都從事同樣的工作所導致的想法相同,放在一起一開始讀,感覺很相當教條地讓人不耐,只能寫出這樣的制式推薦文,那只要一篇就夠了,不需要一堆專家一直重複相同的理念與感想。耐心一篇篇讀下去,最後會懷疑,這根本就是同一個人寫的文字。


因為某些無法透露的個人隱私,也因為我自己是重度憂鬱症的病人,對於身心科疾病患者,我不像一般人會害怕或排斥,對我來說,這些所有罹患身心疾病的患者,都是另一個我,我們只是表現出來的狀態不一樣,我們的腦子都在面臨某些太缺乏或太過多的各種激素分泌,我們都活得很辛苦。


因著同樣是病患的關係,有些人在狀況穩定了之後,會願意跟我透露躁症發作期的感覺。有一位朋友被發現時是在住家20層大樓的頂端,他站在欄杆邊緣想,我是個超人,所以我能從這棟樓跳下去,再從地面上一躍而上旁邊另一棟高樓。另一位朋友告訴我,第一次發病時他跑到外面車流量相當大的馬路上,他覺得自己有能力讓所有正在行走的汽車都停下來。


他們的想法其實都不奇怪,正常人偶爾也會有一些天馬行空的想像吧?只是正常人會覺得這只是偶一為之的突發奇想,沒有人會真的去實踐,而躁症或其他身心出狀況的病友無法克制自己的思考,所以去做了某些危險行為。這種行為,傷自己也傷別人。

 

 


在讀《他想要月亮》中屬於貝爾德醫師的手稿部分,我理解到那都是他正在躁期發作時或稍稍緩解時所寫下的文字,他覺得自己被拘禁,受到拘束衣之類的外力壓制,所以覺得自己被虐待或歧視,然而正是因為他的沒有病識感和屢次從療養病院逃跑,才使得醫護人員不得不增加對他的外力控制。


這不是時代的關係,而是生病本身帶來的不得不。也許現代精神醫學不會再對病人施以電擊治療或前額葉切除術這樣殘暴的手段,但光只是吃藥控制,還是有一定比例的病人和家屬還是無法接受服藥後的各種副作用。我在很多次的經驗裡聽見,不是病人本身不肯吃藥,而是家屬認為吃藥後的副作用「難看」或「見不得人」,所以主動不讓病患按時服藥。聽見這樣的事情經常讓我感覺很哀傷,這都21世紀了,哪來這老舊想法呢?但就是真的有,而且其中還有人的家屬是醫師。


《他想要月亮》,與其說這是一部整理貝爾德醫師被治療期間的各種狀況描寫,我倒反認為這更是作者身為女兒的咪咪.貝爾德想要替父親發聲。而從字裡行間去推敲,其實作者應該對父親記憶不深,之所以寫這本書,或許某個程度她也在批評自己的親生母親為何如此無情,無情地在最短時間裡與發病的父親離婚,無情地很快與咪咪並不喜歡的繼父結婚,無情地將自己也是精神病患女兒的身分隱瞞。(ps.作者的外公亦是精神病患,長久住在療養院裡,但家族都絕口不提,讓咪咪以為自己外公已經去世多年)。


作者咪咪.貝爾德是抗議者,除了抗議母親,也抗議父親的家族同意讓他接受前額葉切除術。但我真心覺得作者的抗議很無理,沒有照顧過病人,沒有和重度身心障礙病患長期相處,不會知道照顧者日復一日的痛苦與艱難。


人與人之間,有時候不是「想要」無情,而是你沒辦法不無情。先自私一點,割捨去些甚麼,才能讓大家接下來的人生都好過一些------母親與父系家族的選擇看似無情,其實保護了貝爾德醫師本人以外的所有親人,作者能順利長大,對童年不帶陰影而只有略略好奇,乃至長大之後有能力和堅強去檢視父親生病的過程,這些都是當初長輩間自私選擇之下,才讓作者幸運擁有的。


每個人都用不同面相檢視自己的過往,喜怒哀樂,總歸成為一段難以讓外人評斷的結論。在閱讀到貝爾德醫師發病的過程,再比對他接受手術之後的狀況,沒親眼見到當然不知道,但我想,接受手術不一定比單純治療更殘忍或其他什麼的,或許接受手術是當時所有能有的選項裡,對照護者和病患本身都是最「適當」的。雖然失去某些能力,但貝爾德醫師最後能逃離長期躁鬱交加的痛苦感中,有時事情必不如外表看到的那樣殘酷,有時他們或我們都不得不,只因為正常的日子還是要過下去。


換個不那樣制式的角度去讀《他想要月亮》,感觸特別多。

 

 

 

1.jpg

 

 

 

他想要月亮:躁鬱的醫學天才,及女兒了解他的歷程
He Wanted the Moon: The Madness and Medical Genius of Dr. Perry Baird, and His Daughter’s Quest to Know Him


作者:咪咪.貝爾德(Mimi Baird) & 意芙.克萊斯頓(Eve Claxton)    @  2015
譯者:洪慧芳
出版社:究竟出版  
出版日期:2017/07/01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1372389
規格:平裝 / 272頁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 心理學> 精神疾病

 

 

 

logo.jpg

 

 

轉載自~~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5909?sloc=main

 


《他想要月亮》內容簡介


   「有史以來最動人、最權威、也最重要的精神疾病文字記錄。」—大衛‧義賽,StoryCorps創辦人  
   「集傳記、科學、史學、文學於一體,充滿教育與啟發意義,讀之令人忘我,不忍釋卷……」--《紐約時報》
   
   奧斯卡贏家「B計畫」製片公司簽下,布萊德.彼特親自主演  
   普立茲戲劇獎得主東尼.庫許納編劇  

   關於精神疾病的驚人之作,筆觸誠實到令人沉痛。  
   難能可貴的家族書寫回憶錄,重新完整了破碎的家庭與人生。
 
  
   裴瑞.貝爾德是前景看好的天才醫師。二次大戰前,他以優異成績從哈佛醫學院畢業,卻因為罹患躁鬱症,領先業界的創新實驗遭到中斷、醫療生涯被迫停擺、婚姻關係更從此破碎。
   
   由於世人對躁鬱症的誤解與刻板印象,瘋狂的天才醫師因此被幽禁在精神病院裡,經歷了各種令人不忍卒睹的精神病強制治療。他勇敢地寫下這段歷程,完整記錄病發及清醒的時期,更將自己在精神病院受到的殘酷對待、禁閉,以及脫逃的過程一一詳述,希望幫助外人洞悉他經歷的苦難。
   
   這份珍貴的手稿,五十年後才在一連串巧合下被他的女兒咪咪.貝爾德發現。五十年前,她的父親始終「生病」或「不在」;如今她捧讀這份手稿,開始拼湊回憶以及父親的過往,直到手稿上的鉛墨染黑指尖。她沉痛地理解了父親遭受的一切剝奪和艱辛奮戰,也重新發現自己與父親的深深連結。

 

 

   
各界推薦

   
   方格正(臨床心理師)  
   吳佳璇(精神科醫師)  
   陳又津(作家)  
   張郅忻(作家)  
   黃宗潔(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  
   廖梅璇(作家)  
   ----------聯合推薦
   
   「令人嘆為觀止的精采回憶錄……集自傳、傳記、科學、史學、文學於一體,如教科書般充滿教育的啟發意義,讀之令人忘我,不忍釋卷……貝爾德醫師的手稿令人難以忘懷,縈繞心頭久久,那是連懸疑作家都難以望其項背的筆觸。貝爾德雖然是最不可靠的敘述者,但是他很客觀、迷人、幽默,有時突然有點脫序,有時陷入全然的瘋狂,變成毫無理性的陌生人。讀者透過貝爾德醫師的自述,幾乎可以透視其腦內電流的暴起暴落,以及手稿字跡從工整清晰變得狂亂潦草,又恢復工整清晰的經過。」—《紐約時報》
   
   「精采絕倫……生動描述了精神疾病的發病狀況,令人想起凱.傑米森的《躁鬱之心》,以及蘇珊娜.凱森的《女生向前走》。貝爾德醫師時而思慮周詳,時而擔憂自己的病情,也擔心自己逃避不了症狀的糾纏或粗暴的療法……他的敘事讓一切宛如電影畫面般躍然紙上,例如書中有類似《飛越杜鵑窩》裡的護理人員,也有彷彿《絕命追殺令》的脫逃情節……貝爾德醫師始終對女兒不太熟悉,也不知道她把這個故事描述得那麼精采。」—《華盛頓郵報》
   
   「貝爾德孤獨、憤怒、傷心欲絕地描述自己的病情,時而誇大虛幻。那驚心動魄的敘述,以及他為這個疾病所付出的驚人代價,是這本書令人難以釋卷的原因。他的細膩回憶時而清醒,時而瘋狂,即使是思緒不清晰的時候,文筆依然明晰。他的手稿彷彿是一種懇求,期盼大家能了解他的經歷,進而了解其他的同病患者。」—《波士頓環球報》
   
   「這是近年來我讀過最令人惴惴不安、感人肺腑的好書,也是當代最動人的父女回憶錄。它將會與凱.傑米森的《躁鬱之心》以及威廉.史泰隆的《看得見的黑暗》,並列為精神崩潰文獻中的經典之作。貝爾德醫師的精采回憶錄帶我們洞悉躁鬱症最狂躁的階段是什麼樣子—那是一場夢魘,但這本書的如實記錄令人驚嘆。咪咪.貝爾德藉由這本回憶錄,終於讓她的父親獲得應有的肯定。」—派特.康羅伊,《潮浪王子》《桑蒂尼之死》作者
   
   「震撼人心、引人入勝、絕無僅有。這本令人心碎的回憶錄是以獨特的第一人稱視角,洞悉以藥物治療精神疾病前的世界。閱讀這本書有點像發現《死海古卷》──這是有史以來最動人、最權威、也最重要的精神疾病文字記錄。」—大衛‧義賽,StoryCorps創辦人
   
   「多虧他女兒的勇敢堅持,持續尋找生命中長期缺席的父親,我們才得以一窺這個為疾病所苦的天才所做的卓越貢獻,使他的心血不至於永遠消失。這是一本極其重要的好書,它以誠實到令人沉痛的筆觸,描述精神疾病的狀態,讓我們得以一窺美國精神病護理界長期以來的怪誕現象。」—蘇珊娜.卡哈蘭,《我發瘋的那段日子》作者
   
   「裴瑞‧貝爾德醫生生動地描述其發瘋的經歷以及治療的始末,引人注目,也令人不安。咪咪‧貝爾德藉由公開家人的故事,不僅為父親留下了難能可貴的回憶錄,也為精神醫學的文獻做了重要的貢獻。這是一本令人動容的好書,也是相當重要的作品。」—雅麗山德拉‧史岱隆,《閱讀我的父親》作者
   
   「這本書對精神醫學領域的貢獻,一如《海拉細胞的不死傳奇》對癌症科學的貢獻,一舉揭開了疾病帶來的苦難,並透過知識加以療癒。咪咪.貝爾德藉由揭開父親的過往種種,讓過去數十年因精神疾病而被迫沉默的美國人得以發聲。這本令人驚奇的回憶錄講述的是一個令人驚嘆的故事。」—雅米蒂.薛蕾斯,《柯立芝》《被遺忘的人》作者
   
   「當你出現以下的反應時,你知道自己剛剛讀了一本好書:你馬上跟周遭認識的人宣傳這本書。我看完這本書時就是如此。」—羅伯特‧惠特克,《精神病大流行》和《瘋狂美國》作者
   
   「這本書詳細記錄數十年前,大家還不知道如何處理躁鬱症的危險及自我毀滅行為時,常對病人進行的可怕治療。這是一本引人入勝、豐富詳實的好書,我非常推薦。」—艾略特.華倫斯丁醫師,《怪罪大腦》作者,密西根大學心理學及神經科學榮譽教授
   
   「咪咪‧貝爾德這本書,記錄父親長期對抗精神疾病的歷程,這個故事中還包含了另一個故事。她渴望瞭解為什麼父親某天突然從她的人生中消失,結果發現父親鉅細靡遺地記錄了自己逐漸陷入瘋狂的過程。咪咪默默地完成了一個奇蹟,讓一個大家都想遺忘的人又重拾過往的人生。」—托馬斯‧鮑爾斯,普利茲獎得主及《戮殺瘋馬》作者
   
   「敘述令人震撼……這個驚人又沉痛的家庭故事,使讀者都為深受這種殘酷病症所苦的人為之鼻酸,深感同情。」—《書單》雜誌
   
   「透過這本令人動容的回憶錄,咪咪‧貝爾德使父親原本遭到遺忘的人生重見曙光,也揭開了精神疾病治療那段不堪的歷史。」—Bookpage書評網站
   
   「裴瑞.貝爾德是試圖了解躁鬱症詳情的先驅……咪咪.貝爾德藉由揭開父親的悲慘經歷,肯定了父親的研究成果,也揭露了精神病患者過往及現今依然忍受的可怕苦難,並挑戰大眾對這種疾病的偏見和誤解。」    —《出版人週刊》
   
   「令人動容……這本書描述一位在大學及醫學院中表現傑出的精英,他甚至曾和著名的生理學家沃特‧坎農合寫過論文,但後來飽受精神疾病的折磨……這本書充分顯露出我們對精神疾病所知甚少,需要學習的還很多,尤其是這種疾病不該採用的治療方式。」—《科克斯書評》 

 

 


作者簡介

 咪咪‧貝爾德(Mimi Baird)


波士頓人,畢業於科比索亞學院,在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的院長室工作後,遷居佛蒙特州的胡士托,在達特茅斯-希契科克醫療中心擔任經理。她在那裡遇到一位認識其父親的外科醫生,那次見面促使她開始深入瞭解父親的人生和遺澤。她在柯立芝總統紀念基金會擔任理事時,促成在佛蒙特州興建卡爾文‧柯立芝總統博物館和教育中心。咪咪‧貝爾德育有兩個孩子和四個孫子,這是她的第一本著作。

 

 


作者簡介

 意芙‧克萊斯頓(Eve Claxton)


生於倫敦,於一九九五年移居紐約,是六部非小說的共同作者或代筆作者,也是回憶錄文集《生命之書》的編輯。她曾為國家公共廣播電台節目StoryCorps的「全國口述歷史企劃」發掘及錄製故事,也曾參與相關書籍的撰寫,目前與先生和三個孩子住在布魯克林。

 

 


譯者簡介

 洪慧芳


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畢業,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 MBA,曾任職於Siemens Telecom及Citibank,目前為專職譯者,從事書籍、雜誌、電腦與遊戲軟體的翻譯工作,譯作包括《恆毅力》《慢療》《怪咖心理學》等近八十部。
  

 


  
目錄


〔推薦序〕幫父親找到回家的路  方格正          
〔推薦序〕比登月更漫長的尋父之路  吳佳璇      
〔推薦序〕一封痛苦與愛的長箋 張郅忻                              
〔推薦序〕命運相繫的印記,解開家族的祕密  黃宗潔                              
〔推薦序〕追尋月亮的人  廖梅璇                              

各界讚譽                                    
作者的話                                    

第一單元   來自囚室的迴聲  
前  言     一只箱子,時隔五十年的音訊       
第一章     絕望的開端                       
第二章     病歷裡的人生                     
第三章     又回到韋斯柏洛                   
第四章     殘暴的療程                       
第五章     幻夢‧現實‧孤獨                 
第六章     孤立無援                         
第七章     來來去去的病患                   
第八章     身陷譫妄                         
第九章     轉院                             
第十章     前進波德佩特                     
第十一章   重返韋斯柏洛                     
第十二章   脫逃大計                         
第十三章   自由的幸福浪潮                   
第十四章   依然遭到囚禁的心                 

第二單元   多年後的迴聲    
第十五章   缺席的父親                       
第十六章   打開父親塵封已久的故事           
第十七章   父親的手稿                       
第十八章   從故友口中了解父親               
第十九章   躁鬱症和研究的賽跑               
第二十章   前額葉切除術                     
第二十一章 家族的祕密重見曙光               
後    記   父親的遺澤                       

謝辭
裴瑞‧貝爾德重要事件年表                    
圖片版權與資料來源                          
與咪咪‧貝爾德對談                          
想了解這本書,就不要錯過這些問題 

 

 


推薦序
   
 幫父親找到回家的路    方格正

   
   對多數人而言,精神病房始終是個遭到隔絕的隱蔽存在,即便對年輕時的我也不例外。還記得二十年前實習時,心臟不安地撲通跳著,跟隨著前輩的腳步初次踏入病房,打開一層又一層上鎖的門。但沒過多久我就知道,病房並不如想像中可怕。病人雖然受到症狀所苦,但透過藥物的幫忙,大多會逐漸緩解。
   
   在諮商過程中,有時我能感受到病人的無奈。無論是思覺失調或躁鬱症患者,多在年輕時期初發,要接受自己將與疾病共存一輩子已經夠困難了,而症狀與藥物的副作用更讓他們掙扎,失去在社會或學校中的角色,離原有的理想與美好前程越來越遠。儘管心中滿是焦急與挫敗,有些病人卻未曾放棄,這樣的精神讓我敬佩。
   
   很少有文章像這本書一樣,讓讀者能一窺在上個世紀,精神藥物學尚未大放異彩前令人心驚的醫療模式,更遑論來自病人本身的第一手報導。讀了本書後我體認到,精神醫療走了將近百年的冤枉路才抵達今天的這一步。本書前半部是珍貴的史料,雖然讀的過程令人揪心,卻也提醒醫療從業人員必須保持謙卑—現代的成就源自過往的嘗試,而未來的榮景也必然立基於現在的失敗。希望這本書能搭起一座橋,幫助讀者跨越隔離,也能對病人的苦感同身受。用愛,找回被剝奪的失落本書的後半部為作者心路歷程的自我揭露,使我不禁想到自己與自殺者遺族的諮商過程。我發現當事人的悲傷不僅是因為親人的離去,也包括不知道該如何看待逝者。他們不願把親愛的家人只看成一位「自殺者」,除了想了解逝者的苦之外,也想幫逝者找到此生的意義,渴望用更溫暖的角度來紀念逝者,並將一同生活過的美好永存心中。
   
   而這本書中更讓我感動的,就是這樣的女兒心。關於父親,作者的母親總是隔離壓抑、閉口不談。而回憶只留下模糊的輪廓,失根的她對自己究竟是誰感到疑惑。或許是因為悲傷無處可去,她只能壓抑自己的情緒,成為「冰霜公主」。這在悲傷心理學中屬於「被剝奪的失落」—父親不只在生命中缺席,還被簡化成一個說不得的精神病患。
   
   到了晚年,作者對父親的愛使冰霜開始融化。她努力拼湊斷簡殘篇,從文字與父親故人口中與父親重逢。她所認識的父親不再僅是精神病患,更是研究躁鬱症的鬥士先驅。她心疼父親所遭受的巨大剝奪,同時也為這樣的父親感到驕傲,並正式地為失去父親哀悼。
   
   終於,父親回到了女兒心底的家。(本文作者為臨床心理師)

 

 

   
推薦序
   
 比登月更漫長的尋父之路    吳佳璇

   
   作者說她的父親想要月亮,但我的讀後感卻是,作者重新認識大半輩子受躁鬱症折磨父親的旅程,比登月更遙遠漫長。超過五十年,幾乎是一輩子的等待。
   
   作者父親是一位才華洋溢,且受過扎實科學訓練的醫生。作者以其父生前未出版手稿為基礎,保留了躁鬱症患者行文時特有的感染性情緒,交織著科學觀察的理性筆觸,佐以女兒事後尋訪與查證,精彩重現一九四四年前後,美國州立精神病院的住院生活。有趣的是,同一年,遠在地球另一端的臺灣,也有數篇關於躁鬱症等嚴重精神疾病之流行病學與生化學研究論文發表,作者是臺大前身的臺北帝大第一位精神醫學博士宋尚德,土生土長的台中人。
   
   令人掩面嘆息的是,距今不過七十年,作者父親當年所接受的各種治療,除了電痙攣治療仍極審慎使用,其他療法豈止廢棄,更因對患者不僅殘忍且弊大於利,紛紛受到批判,尤其以重創大腦的腦葉切除術為最。即便是後見之明,連作者也不禁想像,倘若其父晚發病十年,除了能服用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藥,連極具原創性的醫學研究也無須中斷。
   
   這是一段悲傷與絕望的瘋狂歷程,更是以愛與勇氣重塑的家族故事。值得推薦一讀。(本文作者為精神科醫師暨作家)

 

 

  
推薦序
   
 一封痛苦與愛的長箋    張郅忻

   
   這本書如同父女之間的長箋,橫亙半世紀的沉默以後,在充滿迷霧的阡陌之間相互尋覓,終以鉛墨相連,理解摯愛之人的無奈與愛。
   
   作者咪咪貝爾德在五十六歲那年收到父親貝爾德醫生留下的手稿,從此開始二十年的追尋之路。六歲後就消失的父親,在斷簡殘篇中被重新拼湊起來。
   
   閱讀這些手稿,彷彿走入一九四四年的精神病院。我們看見,貝爾德醫生被拘束衣綑綁;我們看見,他用醫生的專業描寫這段過程裡的身體反應,用絕頂聰明解開束縛。
   
   然而,在他好不容易掙脫時,他也一層一層被斷絕與這世界的關聯。「精神疾病」的汙名化,讓他被迫撤銷醫生執照、與妻女斷絕往來,最終孤身一人終至死去。
   
   貝爾德醫生在手稿裡絕望的呼喊著:「我承受的苦難會不會出現意義?」
   
   透過女兒咪咪的整理與回憶,在這面重新拼湊的破碎鏡子前,我們看見被隱藏的父親,聽見那聲終於抵岸的呼喚。(本文作者為作家)

 

 


推薦序

 命運相繫的印記,解開家族的祕密    黃宗潔


   一箱來自五十年前的手稿,一段在沉默中被隱藏的家族歷史,父親「不在」的曖昧說法,殘酷地留下歸來的可能性,於是女孩持續地等待……《他想要月亮》看似集結了懸疑小說的眾多元素,卻是一個在巨大的痛苦與迷惘中,試圖解開躁鬱之心的真實故事。
   
   作者咪咪.貝爾德在試圖拼湊手稿時,發現父親不只是一個「躁鬱症患者」,更是優秀的醫生與學者,儘管躁狂狀態時常控制了他的身心,仍透過研究與書寫思考躁鬱之謎。然而,這注定是個無法完成的拼圖,某些環節失落了,徒留一片空白。父親身兼患者與醫生眼光進行的躁鬱症自我敘事、醫院的病歷資料與親友回憶,三方版本有時相互補充,有時卻彼此消解,使得還原過往時空,找出讓一切失序的起點顯得困難重重。
   
   但是,敘事或許不可靠,感受卻是真實的。貝爾德醫生經歷的駭人與粗暴的治療方式,揭開了一頁黑暗的精神疾病醫療史。這些療法有的備受爭議,有些則已被禁止,但不變的是整個社會的恐懼與偏見,讓他們陷入更加孤單與無助之境。疾病不該被視為家族祕密隱匿,猶如那透過父親手稿染黑了作者手指的鉛墨,在汙痕的背後,是傷痕與歷史的回聲,更是父女命運相連繫的印記。    (本文作者為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

 

 

   
推薦序
   
 追尋月亮的人    廖梅璇

   
   貝爾德醫師一生渴望發光,躁症湧生的力量使他思緒飛馳,最終卻摧毀了他的人生。
   
   咪咪.貝爾德藉由整理父親的遺稿,拼湊出他於一九四四年因躁鬱症住在韋斯柏洛醫院數月的遭遇。他清楚記錄下綁縛、冷包法與單獨囚禁等殘酷療法的細節,筆觸隨著痛苦潮漲逐漸飛脫,恐怖詩意的幻象與精神宇宙的神祕探索交替出現,讓人一窺一顆敏銳的心靈如何受困於精神疾病。
   
   貝爾德醫生相信在巨大的痛苦中,某些新的力量會在躁症發作時展現出來,從絕望的深淵裡浮現,而他也確實實踐了他的假想。咪咪發現他在年輕時,曾試圖從生理分泌方面進行躁鬱症的研究實驗,早於目前確知有效的鋰鹽療法。然而,歷經多種精神病治療皆無效後,貝爾德被施以前額葉切除術,失去自理能力,至死都無法恢復原先的靈智。
   
   本書呈現出躁鬱症患者內心的繁複世界,雜揉了駭人的狂亂與深邃廣袤的思緒。躁鬱症從貝爾德醫生身上奪去他的職業、婚姻、友誼與愛情,他甚至淪為酒鬼,意外身亡。貝爾德渴求的月亮破碎了,但他執著追尋生命意義的動力,數十年後透過文字傳遞給女兒,仍在父女合著的書中,幽幽發亮。(本文作者為作家,著有《當我參加她外公的追思禮拜》)

 

 


作者的話

   
   這本書是多年來收集及拼組家父裴瑞.科薩特.貝爾德醫師(為簡潔起見,本書以裴瑞.貝爾德醫師稱之)的相關資料後,所得到的成果。
   
   這裡收錄了家父從一九四四年起撰寫的手稿,及其個人病歷與書信往返的摘錄。
   
   為了改善文字的可讀性,我們編輯了他的手稿和原始文字。任何修改都是為了讓文本一致及力求清晰。有些地方改變了拼字、時態和用字,或是為了增加理解度而增補了一、兩個字。我們並未使用括號來顯示這些改變,尚請讀者明悉諒察。
   
   家父的書寫一再因病情的干擾而中斷。他的原始手稿中,有些段落的草稿不止一版,還有一些無關於他在韋斯柏洛醫院的經歷。為了精簡起見,我們摘錄或編修了文字,但未使用刪節號顯示刪除的字句。
   
   在成書的過程中,我們始終努力保留原始書寫的語氣和意義。有些文字因家父的精神狀態不佳而不甚明晰。文稿中涉及的名字均未更動,也沒有編造任何人物或事件,亦未增添任何完整的句子。
   
   我們的目標都是為了完成家父的遺願:「以正確的方式完成任務。」前言一只箱子,時隔五十年的音訊那是一九九四年的春天,我下班回家,看到一只箱子擱在門口,裡面裝了家父的手稿。當時我五十六歲,大半輩子一直在等待他的相關訊息。
   
   一九四四年,我六歲。父親從那時起不再回家,母親也拒絕透露他去了哪裡,只告訴我,他「病了」或「不在」。同年,母親提出離婚且迅速再婚,結束了那段有父親在內的人生篇章。成長的過程中,從來沒有人帶我去見他,家裡也鮮少提起他的名字。從小,我只在偶然的對話中依稀聽到他得了躁鬱症。後來,在他一九五九年過世之前,我曾匆匆見了他最後一面。
   
   夕陽的餘暉灑在門前,臺階上的那個箱子因而投射出長影。數十年來,家父的手稿一直收在一個老舊的公事包裡,存放在德州親戚的車庫內,早已被眾人遺忘,我直到最近才得知這些手稿的存在。
   
   我捧起紙箱,小心翼翼地搬入屋內。我對父親的了解非常有限,只知道他是醫師,早年意氣風發時曾在波士頓執業。不過,我仍清楚記得童年時的父親身影:在診所內穿著亮潔的白袍,還有母親帶我去栗山車站與他碰面時的樣子,以及他下班回家的模樣。他從我的人生消失以後,我感覺到孩童失去至親的痛苦,那種悲苦從未完全消失。
   
   我的雙手微微地顫抖,拿起一把刀劃開了紙箱頂部的封口膠帶。我掀開箱蓋,凝視著箱內,瞥見最上層的筆跡。彷彿父親的文字會咬我似的,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張紙,那是一張米白色、半透明的薄紙,以前使用打字機的時代用來謄印副本的那種描圖紙。我看到紙上以鉛筆寫滿了多行文字。
   
   我迅速把那張紙放回箱內,關上箱蓋。過了五十年音訊全無的歲月,我需要一點時間鼓起勇氣,才能再聽聞他的訊息。
   
   過了幾天,我再次打開箱子。這次我拿出一疊紙,接著又一疊。不久,廚房的流理檯上已經堆了超過三十公分高的紙張。我試著閱讀父親的文字,但無法連結不同頁面的字句。進一步細查後,我發現那些文稿的順序已經亂了。經過好一番搜尋,才找到看似標題的文字,那張紙上以粗體寫著:「來自囚室的迴聲。」
   
   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才把手稿理出一個大致的順序。在排列時間先後時,發現這是父親的回憶錄,也是自己首度得知那些年來他所經歷的一切。他不像我幼時懷疑的那樣從這個世界消失了,也沒有離棄我們,而是在違反他個人的意念下,被送進了波士頓郊外的精神病院:韋斯柏洛州立醫院。他在那裡寫下了我手中的手稿,記錄他在那裡的經歷。父親飽受精神疾病折磨。那個年代尚無有效的醫療方式,距離精神藥物的問世還要好幾年的時間。他就像那個年代成千上萬名精神病患一樣,是精神病及相關汙名的受害者。旁人閃避他,強制將他送醫,並勸他的家人遺忘他(我的母親對此醫囑深信不疑,並盡力遵循)。
   
   這份手稿送達我手中時,也開啟了我認識父親的漫長歷程。連同我找到的其他蹤跡,包括信件、他發表的文章、病歷和照片等等,我不僅拼湊出父親的全貌,更發現他是一位作家兼科學家,擁有遠比同年代的人先進許多的見解。
   
   儘管父親在世時,《來自囚室的迴聲》從未出版,但他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將這份手稿公諸於世。他離開韋斯柏洛醫院時,在信中提到:去年我生病時,遇到連串令人錯愕又痛苦的經歷。當時有人要我寫下一些奇怪的體驗,所以在陷入絕望之際,我寫下了這份手稿。這裡頭持續記錄了我經歷的種種苦難—從一九四四年二月二十日到七月八日。我詳細描述了事件進展的細節,藉由緩慢地書寫,也許我可以揭開及釐清事件的順序,以及相關環節和發作因素的相對重要性……
  
   我認為親友對躁鬱症的了解不足,會對患者造成沒必要的折騰。我廣泛閱讀了躁鬱症的相關文獻,也經歷過五次令人想要自殘的憂鬱低谷、四次嚴重的躁症病發,以及多次情緒亢奮的輕躁狂階段。我從親身的經歷知道各種治療是什麼感覺,舉凡拘束衣、腕帶、腳鏈、抗癲癇藥注射、冷熱包紮、連續浸泡法、關禁閉,以及大家為了對付嚴重精神紊亂的躁狂性精神病而想出的各種發明,我都很清楚那是什麼感覺。身為患者,我在四間精神病院裡(一間是市立醫院,一間是州立醫院)也研究了其他患者的狀況。
   
   最近經歷的痛苦,促使我勇敢地寫下這段瘋狂的歷程,結果就是這本可讀性極高的書。我深信經過人生痛苦和折磨的形塑以後,最能彰顯藝術創意的極致,我知道你也會同意這種說法。   


 
 

  
詳細資料


ISBN:9789861372389
叢書系列:心理
規格:平裝 / 272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 心理學> 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