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aRay讀 梅齡.霍普古德的《被抱走的女兒》

2014102114:07

快照-1  

 

 

畢竟,只要沒有意識到自己失去什麼------或是他人虧欠了你什麼------你比較不會感到傷痛,當然也就不會渴望那段你從未瞭解的人生。然而,現在的我不只知道了自己因為領養而得到的一切好處,也知道了因此錯失的一切,這讓我心中出現了想要知道更多的慾望。








《被抱走的女兒 ( Lucky Girl )》是發生在作者梅齡.霍普古德(Mei-Ling Hopgood)身上的一段真人真事:


23年前,一個放棄撫養的決定,讓她的人生全面改寫。

23年後,一個來自台灣的信息,將再次翻動她的人生!




梅齡,她是一個獲獎無數的美國記者,在職場擁有大好前途,以及無可限量的未來。然而在此耀眼光環下,她始終無法正視的,卻是內心深處的那塊缺角:她,不是美國父母的親生女兒--她來自台灣……




台灣對她而言,原本是個不會再有瓜葛的過去。但現在,卻因為一通電話,而牽起了她與台灣的聯繫,也掀開了23年來她一直不願去面對的真相:她的 親生父母從金門移居到台東,連續生了五個女兒後,在她出生的那一刻,便決定將她送養,只因為她不是男孩,不是他父親期待的那個男丁……面對這空缺了23年 的親情,任何一個選擇都無比艱難,但梅齡卻決定重返出生地,勇敢尋回那原本屬於她的另一種人生!








由於作者梅齡.霍普古德在得知自己出養家庭訊息之前,便在美國受有專業的記者訓練,並且擔任過記者的實務工作。因此,這本對作者梅齡.霍普古德而言,應該屬於自傳或私小說體呈現的書,作者選擇了用比較新聞記者報導的角度處理故事內容。




這樣的處理方式,自有其特殊之處。------她很客觀,梅齡.霍普古德在《被抱走的女兒》一書中,處理龐大新聞資料的理性遠勝於個人情緒的感性。




她娓娓道來自己在美國領養家庭過真實生活的點點滴滴,包括父母親的善解人意與人道關懷------除了領養梅齡這個台灣小女孩之外,他們也領養了兩位身世不明,在戰亂中失去親人的韓國小男孩,並且姐弟三人相處得相當平靜、愉快。




相較於在她與台灣原生家庭連絡、並且回來台灣拜訪所有親人與毫無記憶的故鄉土地時,在我感覺,她的眼光總是以記者的敏銳度在觀察著各種事物。親人重逢也許有其在內心的激盪性,但,在梅齡.霍普古德《被抱走的女兒》中,讀者沒有讀到太多淚水和悲傷。








我反而認為梅齡.霍普古德的《被抱走的女兒》適合做為台灣社會變遷史的參考書籍之一,梅齡.霍普古德被出養的故事是那麼典型,活生生卻不帶任何情緒地描述了民國五、六十年代,台灣社會的普遍貧窮和重男輕女的父權意識。




為了有男丁傳宗接代、延續香火,唯有固定經濟來源的家庭,送走了自己的親生女兒,收養來了別人家的男丁捧著呵護。------也許吧,雖然在現在的時空看來是有那麼大的荒謬感,但在當時,恐怕是很單純、常見的事情。


 

 



我們是失而復得的一群人,而重新相遇的喜悅戰勝了一切後悔與失落之情,至於那些傷心或羞恥的秘密目前看來還沒有提起的必要。




隨著梅齡與原生家庭的姊妹、父母,越來越多、越親密、越深入的接觸,漸漸地,她發現了這個家族還有一些不為人道的、隱藏在檯面下的半公開秘密------因為母親總是生出女兒,因此父親一再以此藉口為外遇------甚至連已經領養來一個男丁撫養了,這名父親還是不斷在外拈花惹草,生下其他的孩子。








「爸為什麼你比較喜歡男孩?」
………
………
「我需要有人在我死後祭拜我,女孩是屬於別人家的。」




畢竟從現在的年代來看,由於醫學的進步,刻意想要生男或生女已非不可能之事。以生不出特定性別的小孩為藉口外遇者,我們都可以好肯定那是『藉口』。




但設若時光回到《被抱走的女兒》作者梅齡.霍普古德的生父盛年之時,到底是生父天生花心,給自己性好漁色找藉口,還是真有其不得不的苦衷(樂趣?)


 

 

 

 

 

 

 

 

 

coma  

 

 

 

 

 

 

 

 

 



被抱走的女兒   Lucky Girl



•  作者:梅齡.霍普古德  (Mei-Ling Hopgood) @ 2009
•  譯者:葉佳怡
•  出版社:寶瓶文化
•  出版日期:2012/05/14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6249822
•  規格:平裝 / 3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