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0725

2008072521:25

8:10 Susan打電話說才在苗栗吃完晚餐
哈~~那表示我至少還可以獨占電腦三小時


來記一下0724和0725的小記事



一.先說0725

很簡單的一天.....因為過中午才醒....自然時間就少
原因是昨天太晚睡.....好像三點才睡吧 (原因是一直在想"那就10月17日吧!"的事)
也因為這樣......下午一整個也是在睡睡醒醒之中度過

簡而言之----什麼小貓事都沒做的一天!




二.0724 的閱讀

今天.....圖書館的新書櫃位居然換地方....而且到的時間不妙
預期中想借的新書都晚一步
不過看到一本新到館的 阮慶岳 建築師的關鍵字:東亞都市地景的30種閱讀術 Architectural Keywords:30 Ways to read East Asian Architects

這種書....照例是照片漂亮 + 內容有看沒有懂的書
因為除了這本以外....其他的書我連翻的興趣都沒有
我就想.....應該可以翻翻吧

嗯....照片....其實現在我覺得也還好.....
沒有過去那麼.....嗯 就是那樣....反正我能很理性地閱讀了

接著讀"序"......都是我懂的中文字,排在一起卻像"鸚鵡螺"(?)年代的東東
然後看"目錄"......靈光一閃!!!這就是靜河先生的po文嘛!
所以我根本...看不懂靜河先生的博客只是"差不多"而已

熱愛接受任何自我挑戰的射手個性又跑出來了
我想
好....就不要讓我聯想到....不然我一定要搞清楚這掛的到底用什麼文字邏輯在寫東東
(搞得我老是---- 每個字都懂 排成一個句子就看不懂)

因為這本書很巧合有中文和英文
一句一句讀 中文看不懂.....就去看英文那邊
發現一件冷事
中文看不懂的......跑去英文那邊馬上理解是什麼意思

是瑞家人附身嗎?
當然不可能!!!

原來這一掛中文表達方式就是這樣ㄚ......
(這一掛的範圍包括 讀所有電腦方面的說明)
好......沒有人味
意思是 用字雖然夠精準也夠漂亮 可是 沒有人類的七情六慾在裡面
天ㄚ.......
我終於稍微好像能理解一點點

這一掛就是.....用裡面的一篇文章解釋
就是"體/皮"的問題
他們講得的是"非生物"----人 操作 物/改變自然 或 反過來 被 物操作/大自然反擊
而那條路 ......我在讀完高中就沒走了
純粹 主體或客體有一方是 物 或 機器 或 任何沒有生命的東東

這和生物學 醫學 甚至人文學科不同
後者都是 兩方有生命 或至少一方有生命 才撞擊得出來

就像....走到廢墟末期時
我曾經想過....廢不廢墟....原因是在於沒有有生命的人在裡面....因為沒有生命....才變成廢墟
只要有人進去了 自然可以努力重整
不過......這就是關鍵所在吧
因為.....在這掛人的眼中....他們本來要的就是"物"----與人或生命體毫不相干的物
所以堆積出/毀敗出 物 不需要靈魂不需要感情 只需要 像機器一樣冷漠地"動作"

而我後來學的.....頂多就是 人/生物 如何利用"物"或直接 和另一個人/生物 發展出 有情緒性的"事件"
那個原始的出發點
根本就是 ....... 已經不是向左走向右走 或 北極南極 的問題了
而是.....生命(靈魂) 的 單數或複數 在純粹機械動作 或 雙向溝通/拒絕溝通 的 差異了
天ㄚ 差這麼多.......


我整體想表達的是
當英文是(至少在台灣這邊的作者)後天學得的語文時
它變成一種工具
在使用這種工具時 寫出來的說明書 大家都能理解----因為那是後天被訓練出來的
可是 回到母語(中文)使用的時候.....感覺卻完全不一樣 反而無法使用這種工具了
可是其實....使用中文才是最原始的我們
如果我們在最原始就完全不同了
那.........

原來是這樣ㄚ! / 真的是這樣嗎?
所以我想驗證這個假設....該怎麼作????????





等等等等.....我是被尼采附身了嗎?

不然就是.....我懂了"太陽"的意思了.....對.....是應該找個太陽才對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93888

體/皮、大虛、地之築、扭、minimum care是指別管太多嗎?、互動、弱建築、景觀建築.期程.過程城市.創造舒適、在自然與人造之間、 文化景觀設計、否定主義、形成、 變譯、都市微囊、由心而生的美學、爿、曠達、精神、源、山、竹、自由自在、間、懷疑與信仰、處理現實、民間現實、探測現實、蕪、無私、墟
  想像建築家作建築時,腦海中究竟會浮現出什麼呢?
  作者基於這樣的好奇作為發想,首先邀請了包括日本、韓國、中國、香港與台灣等區域的10位東亞建築師。再請這10人各自推薦一位新秀與前輩的當代建築師(在各自的地域、文化與社會範圍內),由這十組30位建築師提出自己作建築時,最重要的一個建築關鍵字以及手繪稿,和一篇短文來闡釋。作者再則依照每位建築師的短文,為非建築專業背景讀者發展出可閱讀的文章。
  這些有著某種文化與思想上的同流趨向性的東亞區域,在方才過往的20世紀,一直以著紛亂的獨自姿態,或向西方去求取對話可能,或各自不溝通的喃喃獨語。
  這樣過了整個漫長的世紀,如今因為現代化近程逐漸接近,區域內對抗的壓力也在緩和中,似乎看到彼此對話與共同發聲的可能了,而且時代也似乎作著這樣的呼喚。
  新世紀裡,東亞建築師的作品風格走向,以及他們從自己的地域與文化位置,所提出來對建築與都市的看法,將直接衝擊這個區域的整體走向,也間接影響人類大環境的未來變化,絕對值得注意與關切。其中,日本以堅實的現代性能力,持續向這個世界推出新的建築觀點;韓國近年表現極受矚目,在設計領域尤其讓人不敢忽視;中國建築師在二十一世紀的面貌,不但備受期待,也可能將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香港的位置一向靈活多變,在東方與西方、前衛與復古間,流轉自然;台灣近二十年內在變化急遽,在建築上也呈顯了某種複雜與多元的面貌。
  不管你懂不懂建築,都可以從一個字開始去理解;這是一種新的眺看世界的方式——從東亞開始也由建築關鍵字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