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根據作者之一芭比.普若博萊特 ( Barbie Probert-Wright )親身經歷所寫成的故事,二次大戰期間,她雖然是純種德國人,不是希特勒要趕盡殺絕的對象猶太人或吉普賽人,她的家人也都是一般中產階級平民,沒有任何異議份子或反希特勒的思想。
但是在這戰場戰爭中,七歲的芭比和十九歲的姐姐艾薇,還是不能倖免地在戰爭中吃了很多苦。
我始終相信,吃苦就是吃苦,沒有多寡之分------平凡如芭比姊妹者,在戰爭中所的苦,與在集中營裡死去的猶太人、或逃離家園的難民們------戰爭加之於他們身上的,同樣是莫須有的苦難,同樣令人感傷。
譴責戰爭,只是想譴責那些野心家;與人民無關。------雖然這和 賽巴斯提安.哈夫納 (Sebastian Haffner) 在《一個德國人的故事》中的反省角度全然不同。
在芭比.普若博萊特的《失蹤的小女孩》一書中,我很慶幸雖然戰火肆虐下,芭比仍有一個深深愛她的姐姐和全家人緊緊相繫的感情。當姐姐得知德國即將戰敗,因為不知道戰敗國人民的前途如何,未滿二十歲的姐姐很單純地想,如果要受苦,那就和母親及全家人一起受苦吧!於是她帶著才七歲的妹妹,走上一條漫長的回家的路………
我們展開如奧德賽般漫長旅程的前一晚,艾薇摘錄了一句尼采的話在她的日記裡,簡扼道明:永遠別讓你靈魂內的英雄死去。
這兩個勇敢的女孩也真的辦到了,而且幸好由於她們辛苦跋涉,最後抵達的漢堡在戰爭結束後即歸屬西德,她們擁有自由。如果她們當初還留在塔巴茲或唯德村,那裡在戰爭結束後都劃歸東德,她們如果留在那裡,就可能要跟父母及其他家人分隔數十年,才有可能見得了面了。真是幸好,人往往一個決定,就改變了一生的命運。
在讀完芭比和姐姐艾薇的故事之後,讓我比較納悶的是書名,中文是《失蹤的小女孩》,英文原書名是《 Little Girl Lost》,二者意思差不多,都說是小女孩不見了或迷失方向。但是在我感覺,她們兩姊妹並沒有失蹤或迷失方向,甚且,她們的家人也沒有這樣的感覺。特別是整本書都讀完,我的感覺是,她們兩人非但沒有失蹤或lost,這整個故事她們的行動和想法都與『失蹤或lost』,是一種全然相反的概念和想法。
後來我想,既然作者芭比是德國人,也許這本書的德文版書名會更洽當一些,果然,我在網路上查到的資料德文書名是是《An der Hand meiner Schwester:zwei Mädchen im kriegszerstörten Deutschland》,翻譯成英文的意思則是『At the hand of my sister :two girls in war-destroyed Germany』,用這個英文意思再翻誠中文就會變成:『在我姐姐的手心裡』或是『牽著我姐姐的手』,副標題則是:『二個女孩在戰爭被毀壞的德國』------這樣感覺貼切多了。
總之,看完這本書我有幾個很平常的感想,1.戰爭不要來,2.有個疼自己的好姐姐,是一件幸運的事情。
失蹤的小女孩 Little Girl Lost
- 作者:芭比.普若博萊特 ( Barbie Probert-Wright ) 、 珍.李奇( Jean Richie )
- 譯者:林貞儀
-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 ISBN:9789570833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