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 余華的《十個詞彙裡的中國》

2011112812:24

  

 

 

我寫作此書如同一位往犯的巴士司機,起點也是終點。我滿載故事的巴士從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出發,經過政治、歷史、經濟、社會、文化、記憶、情感、欲望、隱私的驛站,還要經過一些地名不詳之鄉,一些故事中途下車,另外一些故事中途上車,如此上上下下的長途跋涉之後,我的巴士又回到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我希望能夠在此將當代中國的滔滔不絕,縮寫到這十個簡單的詞彙之中;我希望自己跨越時空的敘述可以將理性的分析、感性的經驗和親切的故事融為一體;我希望自己的努力工作,可以在當代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和紛亂複雜的社會裡,開闢出一條清晰的和非虛構的敘述之路。

 

 

 


這是作者余華在《十個詞彙裡的中國》(China in Ten Words)前言中的一段話,是本書的引言,也是作者書寫此書的宏觀理想,更是讀者要體驗這浩浩蕩蕩歷史一小段落之前可以有的心理準備。

 

因著作者對自己和對本書的期許與努力,在《十個詞彙裡的中國》,讀者將清楚地認識作者想呈現給我們的中國,那段起始於文化大革命尾聲一直到出書完稿的2010年之間的中國大陸,種種文化與社會的縮影,有震撼,有感動,讀完有反省,也需要反芻。

 

 


余華在《十個詞彙裡的中國》選出的十個詞彙如下:


人民、領袖、閱讀、寫作、魯迅、差距、革命、草根、山寨、忽悠------這是中文繁體字。

 

人民、领袖、阅读、写作、鲁迅、差距、革命、草根、山寨、忽悠------這是中文簡體字。

 

“people,” “leader,” “reading,” “writing,” “Lu Xun”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write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disparity,” “revolution,” “grassroots,” “copycat,” and “bamboozle” ------這是英文。

 

"Peuple", "Leader", "Lecture", "Ecriture". "Lu Xun", "Disparités", "Révolution", "Gens de peu", "Faux", "Embrouille" ------這是法文。

 

 


光是把我能在網路上蒐集到的文字作出如上的羅列,便會覺得中國------如此大的國家,想要寫一段大約是1970年至2010年、長達四十年左右歷史人文的劇烈變化。

 

其實同為華人,擁有幾近相同的文化與文字理解能力,能夠以最快速度進入作者書寫文字意涵中的讀者,我這個土生土長在台灣、小作者余華大約十歲的讀者,讀著進在咫呎、又遠在對岸的那片土地的人文社會變化史,實在覺得這是一本相當萃湅、精華的書。

 

 


但是光是看著繁簡兩種字體的差距,加上海峽兩岸互不往來數十年的隔閡。我一直在想英文或法文甚或地球上用其他文字來閱讀這本書的讀者,其實因著文字的特殊文化性帶來的閱讀差別感,一定比我來得大。

 

但是又正因為非華人的眼光來讀中國大陸的歷史人文,其時他們有著比出生在台灣的我更大的客觀思考空間,因為非華人讀者沒有自小政治意識形態下灌輸的扭曲先決條件,所以似乎能以更開闊的心情閱讀這本書。

 

 


但是身為華人的我,對於特別是『草根、山寨、忽悠』三個詞彙------我一直在想,如何透過翻譯讓非華人讀者能理解這些詞彙的------該怎麼說呢,這些詞彙沒有標準,它們幾乎就是一個只有華人世界才可能理解的詞彙和情境。

 

甚至於我在想,台灣華人與大陸當地人對這些詞彙的使用精確度也有差別,畢竟台灣讀者並非完完全全生長在大陸的社會文化下,我們也是透過報章雜誌的二次翻譯使用,才瞭解這些詞彙在大陸的意義及如何興起、與被廣泛使用。

 

 


至於這本書本身內容書寫的故事帶給我的震撼,更是不在話下。我絕得文字和語言很難形容書我的感覺,但是這種震撼卻絕對是七星級的。

 

大大推薦余華在《十個詞彙裡的中國》!!!

 

 

 

 

 image2.jpg









十個詞彙裡的中國     China in Ten Words

 

• 作者:余華 (Yu Hua)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11年01月
• ISBN:9789861204772

 

 

 

 

<h2></h2>